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父母学堂:该不该养只宠物,陪孩子一起长大?

kevinwongwell 2014-11-11 17:54

在小区的“遛娃”地带,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:孩子哭得稀里哗啦,爸妈怎么哄都没用,但他一见到狗狗就破涕为笑了。这一幕让有个1岁女儿的王爸爸印象深刻,“很想养条狗,陪她一起长大,但又担心卫生、安全。”新快报CBD记者调查了50名广州父母,只有三成受访者愿意为宝贝养一只陪伴的猫狗。


微调查

养宠物,是怕独生的孩子太孤单


白领王先生的女儿今年一岁多,在小区看到狗狗就忍不住想摸摸抱抱,看到宝贝女儿对邻居的狗那么喜爱,王先生也曾想过买一只狗狗陪伴女儿,可最终还是放弃,“只是养女儿都忙到不行,再养一只狗的话完全无暇兼顾,而且女儿太小,怕对女儿的健康有影响。”


记者随机调查了环市东、天河路、珠江新城等商圈的50名父母,只有三成家长表示愿意养宠物陪伴宝宝。白领张小姐说:“等女儿长大三岁,想养一只狗狗陪伴她,到时候女儿已经能够处理基本关系,并且能够保护自己,而且自家养大的狗狗都有预防针的。”郑先生想为宝宝养一只猫咪,“我们家打算只生一个孩子,有猫当他的玩伴,就不怕他孤单了,还能适当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。”


然而,有七成受访者不赞同为孩子养宠物,男性占了大部分比重。Michael的女儿想养一只狗,Michael告知女儿自己要独立照料狗狗,不仅要喂食还要处理狗狗卫生,让女儿打消念头。司徒先生也坦言太麻烦不想养,“狗狗需要空间,需要细心照顾和养育,需要陪伴、关爱、训练,还需要遛……且不说金钱,单是时间和精力都成了奢侈品。”马小姐则有自己的担忧,“虽然宠物和宝宝拍照时比较呆萌,但孩子太小,免疫能力差,不太敢养宠物。”


养吧

它们让孩子变得懂事


女白领Nono一直很喜欢猫咪,结婚换新房后猫咪却待不习惯,又适逢怀孕,只能将猫咪送到妈妈家。到儿子4岁多时,他对朋友家猫咪一见倾心,于是,Nono重新开始在家养猫。现在儿子变得很有责任心,外出吃饭都惦记着要为猫咪带食物。可爱的猫咪也吸引了周边的小朋友到家里玩,“儿子现在学会谦让,遇到事情知道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,这也是猫咪陪伴的最大收获。”


苏小姐之前家里养有6只猫,在怀第一胎的时候将其中的四只猫咪送人,只留下两只家养。生产前她去做了弓形虫和五项感染检查,家里卫生也很注意,女儿从婴幼儿时期就与猫咪接触。女儿两三岁时,苏小姐便交代女儿要独立照顾猫咪,“女儿责任感很强,很懂事,现在猫咪一缠她,就知道要喂食了。”如今,苏小姐怀上二胎,也打算继续养猫,“猫咪为女儿带来很多欢乐,女儿很有爱心,喜欢小动物,也很喜欢孩子。”


★什么时候开始养?最好七岁后


宠物专业人士认为,除非家里一直养宠物直到孩子出生的,孩子每天与宠物接触有抗体,否则孩子养宠物最好等到七岁之后。训犬师何卫认为,孩子太小养宠物的话,会仅仅把宠物当作玩具对待,甚至对宠物捏圆搓扁,容易造成宠物甚至孩子的损伤,“有些狗狗咬孩子不是主动出击的,可能是出于防卫心理,比如孩子拽狗狗的尾巴等”。7岁之后,孩子有一定的自主意识,并且能自理的情况下,照顾宠物既可以培养小孩的爱心,也可以培养小朋友的自控力。


宠物店店主伍先生提醒,孩子养宠物要注意防范呼吸道过敏。孩子7岁后,妈妈对孩子的过敏源会比较清楚,能较好地避免这个情况。


★养什么品种好?不易掉毛、性格温驯


何卫和伍先生都建议,不容易掉毛发的宠物比较适宜,建议以小型犬为主,贵宾、比熊、可卡为首推,性格相对比较温驯,雪纳瑞性格较奔放,10岁以上的小朋友养比较合适。中型犬以拉布拉多、金毛、边牧、史宾格这几个品种为宜,而且最好经过专业人士训练,雪橇类的萨摩、阿拉斯加、哈士奇这几个品种性格比较奔放,不太适合小孩养。烈性犬,比如比格等,就不太建议为小朋友养。家长在养这些宠物陪伴小朋友的同时,要适当让小朋友承担一定责任,狗狗的日常喂养、料理可以交给小朋友打理,小朋友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逐渐学习情绪自控。


亲亲袋鼠早教华南区教育总监王荣辉分析:“养宠物陪伴孩子成长,可以培养孩子关爱和照顾他人的能力,有助于发展孩子的独立性,在和宠物相处过程中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建立稳固的情感关系。”但同时他提醒,宝宝照顾小动物的能力比较弱,也不适宜养比较难伺候的动物。


不养

狗狗吃便便的恶习改不了


白领Lilian有一只特别乖顺的小泰迪,懂事又可爱。得知怀孕的喜讯后,妈妈一直催促她将狗狗送人,Lilian本来很犹豫,但狗狗爱吃粪便的习惯让她下了决心。“某天起床,看到泰迪在沙发上和便便睡在一起,后来想了很多方法帮它纠正,还是不行,只好送走了。”


小晖养了6年的贵宾犬陪伴她怀孕生宝宝,然而等到她要复工时,狗狗因为无人照料只能送人,“贵宾每天要出去三次,梳毛要半小时,老人家不愿意帮忙伺候;加上孩子抵抗力弱,贵宾每天出去会带一些细菌病菌回来,还是有些担心。”如今孩子3岁了,小晖也动过无数次把狗狗接回来的念头,“可是别人家都养了这么多年,也有感情了,还是等孩子再大些,能自己照顾狗狗了,我们再重新考虑吧。”


没闲没空间也没人照顾


“爸爸周末才在家,妈妈要一边上班一边带孩子,即使孩子再喜爱猫狗,我们也没办法养。”


家住番禺的赵先生夫妇,都是十分喜爱小宠物的人,他们的两岁儿子也从小就钟爱各类宠物。有一次,他们一家三口在小区里碰到了一只可爱的小土狗,在儿子的眼泪和哀求中,夫妇俩第一次决定将宠物带回家。“那时候,爷爷奶奶刚好来广州住,平日里也有人可以照顾。”可是就在回家路上,爷爷奶奶却在电话里说“千万不要”,怕狗狗的细菌影响孩子健康。无奈之下,赵先生只能临时再找朋友帮忙寄养。向来乖巧的孩子当时十分不配合,多次劝说并承诺以后常去探望,儿子才泪汪汪地和小狗道别。


5年养死了30多只宠物


男孩小菜喜欢小动物,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,妈妈小妮从孩子6岁起养宠物。5年间,小菜养了1只狗、4只鹦鹉、2只鸭子、1只兔子、4只乌龟和20多条鱼……但不幸的是,所有的宠物都因为疾病或饥饿死亡。“他总在伤心一两天后,又信誓旦旦想养第二只,现在我们达成一致,为珍爱动物生命,不再自己养宠物。”


小菜其实挺有爱心的,但因为学业繁忙,妈妈的工作又十分忙碌,而且他们都不懂科学喂养。“养小鱼有时候一周才喂一次,有时候3个小时喂了3次,而且细心程度也不够,养鹦鹉时忘了关笼子,半夜老鼠进笼子,咬死了鹦鹉……”经过太多的生死别离,小菜也逐渐意识到,喜欢不一定非要自己养。为了珍爱动物的生命,他在家人的劝说下也不再执着于自己养宠物。


我该如何温柔地说服TA?

★当孩子问“为啥我不能有一只狗狗”


家长们“想养一只宠物给孩子”的计划,就在这样各种纠结中搁浅下来。如何说服孩子接受他们不能拥有“一条属于自己的狗狗”,又成了很多家长的难题,“怕打击孩子积极性,怕影响孩子对生命的认识,怕说不对孩子会更加失落伤心……”


儿童教育与心理学专家王树认为,孩子爱宠物是特别正常的表达,儿童在五六岁的时候恰逢情感敏感期的来临,“他们更多地是在表达自己内在的那份爱,并且这份爱是向外扩散的,所以他们会爱小动物,会向成人表达爱,这是儿童成长中情感、心理发展的一个阶段。”


那么家长们该如何引导呢?王老师建议,父母们要知道和尊重孩子的想法,同时明确地告诉孩子:爱护动物这件事没有错,妈妈知道你很爱这只狗狗,妈妈也很喜欢,但你还小,暂时养不了它。父母也可以这样引导孩子:“你可以将对狗狗的爱,转给爸爸妈妈或者其他小朋友,甚至可以把你的喜欢给家里的一把椅子、一件玩具等。”父母最重要的是引导儿童将爱向更多更广的地方表达,“既不阻止他的爱,还能引导他与更多东西产生共鸣。”


亲亲袋鼠的王荣辉建议:“和孩子沟通不能饲养的原因,用仿真玩具模拟饲养。还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了解饲养某类宠物,等到具备饲养条件或者是父母改变想法的时候再饲养。”在没有饲养的条件下,他建议父母多鼓励孩子参与照顾家中老人或病人,鼓励孩子照顾自己,鼓励孩子参与一些相关的社会活动,替代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。



(此文由学酷教育整理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.)

鄙视
鄙视
赞
呵呵
呵呵
震惊
震惊
打酱油
打酱油
分享至 : QQ空间
收藏